美丽乡村

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乡村 > 正文

“小农经济”智慧与乡村文明复兴

发布时间:2018/03/26 阅读数:

  □主讲人 李迪华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实践,是当前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那个被我们称为“小农经济”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重要?“小农经济”在中国乡村的复兴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中国的广大乡村,农民几乎不需要专家指导,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积累,就可以很完美地利用每一寸土地,并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养育了中华文明。实际上,每一块土地都有不同的价值、体现不同的功能、发挥不同的作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土地。
  智慧造就了乡村之美
  乡村因何而美?因为自然、生活、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以及包含了人类生命的心灵基因,才如此美丽。人类有生理基因,也有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基因,就是文化基因或者心灵基因。无论我们是否生活在乡村,都与自然、乡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只是很多时候这种联系没有被激发出来。
  在广西非常偏僻的小山村,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村民把自己桃园的桃枝剪下捆起来,放在石头上,让树枝晾干。等到春节前后,这些树枝被带回家变成了柴火,村民用它取暖、做饭、喂猪、喂鸡、准备食物。春节期间,村民还用它和客人一起烤火、吃火锅。更重要的是,被我们视为废弃物的树枝烧完之后的柴灰,被用来冲填厕所,最后送到农田里去又变成了肥料,所有的一切又重归自然。农民不经意之间,就在大自然的一块石头上制造了这么完好的“一件艺术品”,一件他们亲手制作的“艺术品”,只是他们自己很少去欣赏。
  我们总是会在看到非常壮美的自然景观时,忘掉人类的创造、人类参与的重要性。实际上,人的生活、人的生命历程、祖祖辈辈的生活添加进来后,才能更加凸现大自然的壮美。湖南武陵源有一处景观叫空中田园。在对武陵源进行规划时,一些专家和当地领导提出,要把这块田园上的村民搬走,在稻田上种树或者让它自然恢复成一片天然的园地。在我和我同事的努力下,最后当地放弃了计划。有一次我看到几位台湾老人坐在那儿,紧紧盯着这块田园。我问他们呆了多久,他们说3个小时了,明天还想再来。
  2007年,我们被邀请去给浙江省的一片非常优美的农田做规划。当地想在这里搞一个旅游度假区,已经决定对这个村子实行异地搬迁,在城里建一个新村,把村民的房子拆掉之后建一个高档度假村。我们从村民的家谱及有关材料了解到,当地先民在1200年以前围海造田时,就有了这么一片非常壮美的农田,由此,我们提出应该永久保护这里的乡村。我们做了大量跨尺度的研究,对这片土地做了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乡土文化保护规划、水安全规划,划定了水安全的保护红线。当地要用来做乡村度假村的地方,正好在我们规划的生态基础设施范围内。
  过去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通常是假设土地上什么都没有。结果建成之后,出现洪水内涝、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资源破坏等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在规划时,没有意识到土地上的洪水自然过程、生物过程、乡土文化体验过程、生态休闲过程的重要性,总认为这些是不重要的。
  能不能够反其道而行?2002年,北京大学提出城市规划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优先规划洪水的自然过程、生物过程、乡土文化体验过程、生态休闲过程,也就是优先划定永久非建设土地,这些土地被我们称之为生态基础设施。
  侗族的村寨里都有一个特别醒目的建筑,就是鼓楼。有一次我在侗寨听侗族大歌,同行有一位学音乐的年青人,他的耳朵比我们一般人都要灵敏。他说,我们在城里的音乐厅里听到的侗族大歌,和在村子里听到的侗族大歌,差别是什么呢?在城里听到的侗族大歌太完美了,听不出任何破绽,但是在村子里听到的侗族大歌,是我们进村之前半个小时,村干部才通知村民到鼓楼集合来为我们表演的。村民在唱歌的时候,不时有人跑调。可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他们发现有一个人跑调了,后面的人就会非常巧妙地做出调整,然后大家又可以欣赏到非常完美的音乐。这种完美恰恰是我们在城市的大剧院里感受不到的,它更加真实。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完美。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乡村人用许多巧妙的方式,把我们看起来不那么完美的东西变得完美了,这是一种很高的智慧。我们不能用城市化的思维,把乡村改造得只是表面上很完美。
  土壤是农业文明的根基
  在历史教科书中,对古代文明的表述为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4种或者5种古代文明,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后来又加进来美洲文明。但是这5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是独一无二的,依然与我们今天的生产和生活,在空间和内涵上有着直接联系。今天的埃及文明跟古代埃及文明没有多少联系,今天的伊拉克文明跟两河文明也没有太多联系。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做过大量研究,想知道其中的秘诀到底是什么。虽然他们没有完全找到中华文明因何不同的原因,但是他们找到了其他4种文明没有延续的原因,就是养育那4大文明的土壤被破坏了,而土壤是农业的根基。
  下雨、刮风都会侵蚀土壤,所以自然界的土壤应该是随着人们的利用逐渐变薄才对。可是在我国的陕西、山西、河北、河南这些中原文明核心地区,都有一种暖温带耕作人工土壤,这个土壤包含了将近2米的人工垫积层,不但没有变薄,反而变厚了。在变厚的土壤中包含了大量人类耕种的遗迹,这是被我们称为“小农经济”的核心内容。
  中华古代文明延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积累了如何保持土壤肥沃能力的技术和方法,使得我们能够在同一块土地上耕种数千年,而土壤的肥力或地力仍然没有下降。这是农业文明、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秘诀。
  “烧荒”是我国南方绝大多数地区都会使用到的一种保持土壤肥力的方式。秋天时,农民会选择一处自然的草地,放一把火把草给烧了,烧下来的灰烬连同表层土一起刨下来,然后把这些被他们称为“草木灰”的物质送到农田里去,农田就重新成为肥力最好的土壤。这里面有一个循环,农民通过收割作物,把土壤的营养物质带走了,但是又通过这种方式让土壤的营养物质得到了补充。
  在水源比较充足的地区,农民把家庭生产生活产生的有机肥、从山上收集的枯枝落叶和青草嫩叶全部积攒起来,在自己的家门口或者稻田里留出一小块地,堆成有机肥,把这些有机肥再施放回地里去。
  在高寒地区,如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非常伟大的生命循环。藏民养殖牦牛,春天的时候,他们把牦牛赶到高山上去,这些牦牛就不需要人管了,入冬之前再把牦牛从山上赶下来,吃牦牛肉,用牦牛粪来作为青稞地的肥料。青稞是藏民的主粮,还用青稞酿成酒,所有的青稞秸秆都被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作为冬天牦牛的饲料。在生存环境那么恶劣的条件下,仍然有这么丰富的生命循环在支撑当地人的生活。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系统。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民会在稻田里留出比较深、比较宽的畦沟,畦沟里养鱼,畦垄上种水稻。这种农田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农田,因为水里养鱼,所以水稻是不能够喷洒农药的,这样的基塘里生产出来的食物都绝对是安全的、健康的。
  这就是中国的乡村。这样的循环今天仍然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可是,今天我们去考察乡村的时候,已经很难看到这种生命循环的存在,我们看到的乡村和城市几乎无异。我想,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城市发展需要乡村智慧
  中国的乡村文明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起着向城市输送营养的作用。那么到今天,乡村文明是不是仍能对城市文明做出贡献呢?答案是肯定的。
  北京蟹岛度假村的创办人筹划在北京郊区办一个度假村的时候,咨询了大量专家,最后决定要把这个村庄办成一个生态、绿色的乡村度假村。他认为,今天的乡村之所以落后,是因为乡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附加值全部被经销商拿走了,没有留给村民,如果在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把附加值尽可能地留下来,农业的价值就可以大大提高。
  蟹岛度假村通过学习乡村传统智慧,构建了两个子系统:旅游子系统和农业子系统。旅游子系统是这样:游客在村子里消费,会留下有机废弃物,这些有机废弃物通过沼气池变成农田的肥料,而农田利用有机肥又生产出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可以满足游客需要。所以这里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我已经反反复复讲过多次的,乡村智慧里的一种生命循环。
  蟹岛有一个污水处理厂,从污水处理厂出来的水,生产季节直接用于农业灌溉,但冬季农业生产用水很少。为了在冬天留住水,度假村买了一个矿山用的大风扇,在风扇后面接一个水管,把水喷到这个风扇上,水被风扇吹成水雾,水雾落下的时候凝结成冰晶。矿山里一个普普通通的风机就变成了人工造雪机。这个装置的本意是为了不让水浪费掉,结果游客来了之后发现这么一个大雪堆,就拼命爬雪。蟹岛度假村就围起来开始收门票,小孩子玩得乐此不疲。
  在蟹岛没有任何东西是浪费的,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系统。所以蟹岛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背后是中国农业文明的智慧延续。
  我有一位德国朋友,他家后花园的草地像毛毯一样,在上面跳一跳可以弹起来。我的这位朋友20世纪70年代和他的夫人为了支援中国,曾经在北京语言大学教过多年书,回去以后他就把中国乡村的智慧带到了德国。他们将家庭的厨余垃圾等各种各样能够在地降解的有机垃圾,都在自家院子的一个墙角堆成有机肥,然后重新施回到自己的花园里。用这样的有机肥管理的花园,草坪不会生病,不用施化肥,花园周围的果树结出来的水果非常好吃。这个家庭是今天德国柏林市中心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中国今天的城市还没有运用这种智慧,但我相信迟早会发展到这一天。(来源:中国旅游报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冯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