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中心 > 艺术资讯 > 正文

李书泰——大庸古国的疆域和领土初探

发布时间:2019/11/15 阅读数:

——大庸古国的疆域和领土初探

作者 李书泰

大庸古国,是一个横跨长江肩挑川(四川大盆地)泽(两湖云梦大泽)的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关于庸国疆土,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其前身颛頊国的疆域,在司马迁《史记》中有明确界定。据《史记 五帝本纪》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交阯”指今天的越南,“蟠木”指今天的日本,可见颛頊帝国疆土有多大。故魏曹植《帝颛顼赞》曰:“昌意之子,祖自轩辕。始诛九黎,水德统天。以国为号,风化神宣。威鸿八极,靡不祗虔。”真可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据不完全统计,今全国境内共有13处与庸国文化有关的地名(四境十三庸):即云南建水县哈不庸村;贵州德江县庸州;重庆乾江县庸州;四川成都市庸部;湖北竹山县上庸;湖南张家界市大庸;河南卫辉市鄘城,信阳市庸墩村;安徽舒城舒庸城,宿州市庸桥区,南部无为县庸浦;山东青岛交州市庸村;北京昌平居庸关等。从这些地名来看,北京“居庸关”(又曾称居庸塞、居庸县)恰在“幽陵”,云南“哈不庸村”恰到“交阯”,四川“庸部”恰近“流沙”,青岛“庸村”恰近“蟠木”。这与司马迁笔下的颛頊国的四至高度吻合。由此推断,颛頊国与大庸古国很可能是同一个古国的不同称谓,或者是同一地区、前后相承之古国的前称和后称。《太平御览》引《尚书》曰:“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念帝道也)。”“思庸”即谓“念帝道”,太甲以“思庸”来比喻自己立志图强,表明要象古庸帝王一样建功立业的决心,可见大庸古国,早就被古人尊为帝道大昌的伟大帝国。故张良皋先生在其鸿著《巴史别观》一书中说:“夏商周时代,庸国是祝融氏之国;五帝时代,庸国是高阳氏之国。”经笔者研究,又进一步考定,三皇时期,庸国是蚩尤氏之国。古大庸帝国经历了“蚩庸”、“颛庸”、“鲧(仡)庸”三个鼎盛时期,晚夏、商周时期庸国渐趋衰弱,直到春秋中晚期(前611)为其子国楚国兼并,取而代之,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的大楚之名续写一段新的辉煌。

庸国方位

(一)庸国在南方之极

《淮南子?时则训》曰:“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文中“北户孙”,袁珂先生注为“传说中南方国名”。“北户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据说是因为太阳常常出现在这个国家的北方,全国的房子的窗户都是向北开着,所以叫做北户孙。这里的孙其实并不是很严格意义上的名称中的部分,而是后代、后裔的意思。这个特点很象今天的南庄坪,如果们窗不向着北方开着,总觉得反向,当西晒,住着不舒适。好在今日有空调,可以抵挡烈日西晒之苦。

《后汉书.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幼学琼林?岁时》:“南方之神曰祝融,居高而司夏,丙丁属火,火则旺于夏,其色赤,故夏帝曰赤帝。”又《淮南子 天文训》曰:“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高诱注:“旧説云祝融。”又《吕刑》传云:“重即羲也,黎即和也。”颛顼国正是在重黎的旁边。故历史文献记载的,绝地通天、乃命重黎的颛顼,其实是东海之外的颛顼。所谓“东海”不是今天所说的东海,而是古庸国东郊的洞庭湖。颛頊国在南方“委火炎风之野”,且在“东海(洞庭)之外(围)”,只能是以今张家界为核心的古庸大武陵地区。故颛頊国与古庸国在同一地区,颛頊国是古庸国真正的“祖国”。

(二)庸国在江汉之南

《伪孔传》说:“庸、濮在江汉之南。”《逸周书 王会解》说:“卜人以丹沙”,孔晁注:“卜人,西南之蛮。”周景王使詹桓伯也说过:武王克商以后,“巴、濮、楚、邓,吾南土也。”《后汉书?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幼学琼林 岁时》:“南方之神曰祝融,居高而司夏,丙丁属火,火则旺于夏,其色赤,故夏帝曰赤帝。”据《竹山县志》(1865—1993)载:竹山“商代前为汉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国,称庸国。武王伐纣,庸起兵相从,得袭封。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庸率群蛮叛楚。8月,楚伐庸,楚人、秦人、巴人灭庸,庸地入楚,置上庸县。《读史方舆纪要》(清 顾祖禹)载“竹山县府西南三百八十里,东北至房县百七十里。本周之庸国。秦为上庸县地。汉因之,属汉中郡。后汉亦为上庸县。建安末,置上庸郡。魏、晋因之。宋、齐亦曰上庸郡,皆治上庸县。梁析置安城县。西魏改曰竹山,又置罗州于此。隋开皇十八年,改曰房州。大业初,州废,县属房陵郡。唐武德初,复置房州治此。贞观十年,州移治房陵,以竹山县属焉。宋、元因之。明洪武初省。十三年,复置竹山县,属襄阳府。”竹山新县志载“1476年(宪宗成化十二年),设郧阳府,竹山属之,同时割竹山县西尹店社置竹溪县。”昔竹山知县常青岳在其《竹山行》中曾赞曰:“上庸山水巨灵护,控蜀引荆形势固。” 如《左传》、《史记》、《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及古今志书等大量史籍均载明竹山为古庸国疆土。

(三)庸国在先楚地区

《诗 鄘风 定之方中》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旧注谓“揆之以日”,是“树八尺之臬,而度日出入之景,以定东西,又参日中之景,以正南北”。测度日影的方法由来已久,殷人已能运用自如,甲骨文中有一字作嵲,象手持立臬(音nie,古代测日影的标杆)于山上,日影投之地上,本义是揆日度影以定方位。“鄘风”为何要“作于楚宫、作于楚室”?庸楚一家也。可以说,楚国领土大多是庸国领土之故地。

《国语 楚语》载:“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大体的意思是:楚昭王问观射父:“周书(尚书)所说的重黎断绝了天地的联系,为什么呢?难道说如果补这样做,人们可以到天上去吗?”观射父说:“并非如此。太古时民、神并不混杂,但是到了少昊治理的时代的末尾,九黎族扰乱文化,民神混杂了,不可能分辨出来。颛顼接了天帝职位之后,就让南正重管理天、火正黎管理地来区别神和人,使情况恢复到原先的状况,所以说重黎断绝了天地的联系。”同样,庸国先祖“绝地通天”的史事为何出现在《楚语》之中?答案只有一个,即庸为楚祖,庸在先,楚在后,楚国的领土就是庸国的故土。

(四)庸国在武陵地区

《庄子》曰:“昔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郭象曰:足以纪要而已也。)甘其食,美其服,(适故常甘,当故常美,若思夫侈靡,则无时慊矣。)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无求之至也。古庸地区至今犹有此说),若此之时,则至治也已。”这正是当年武陵地区的生活写照。又《山海经 海内北经》曰:“海内西北陬以东者。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抷而东向立。一曰龟山。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犬封国曰大戎国,状如犬。”

今永定区枫香岗乡恰有巫山和蛇山、龟山等地名,崇山南麓的沅陵县正是盘瓠族犬封国的核心地带;且后文有述“盘瓠就是陆终,盘瓠国就是犬封国,犬封国就是大戎国,大戎国就是大庸国”(详见拙文《从祝融到盘瓠的嬗变》);而武陵山区自古就是蛮夷聚居之地,留下了多种蛮夷名称,如武陵蛮、五溪蛮、板楣蛮、乌蛮、北蛮、昼蛮、天门蛮、石门蛮、溇中蛮、澧中蛮、慈利蛮、酉溪蛮、黔阳蛮、衡阳蛮、长沙蛮、梅山蛮、黔中蛮、巴蛮、盘瓠蛮、充蛮、苗蛮、土蛮、九溪蛮、茅岗蛮、施庸蛮、柿溪蛮、相州蛮、辰州蛮、荆蛮等等;还留下了多处反映远古文化信息的地名,如巫山、夏聚渡、周公渡、大庸渡、大庸溪、大庸坪、大庸所、大庸铺、大庸路、大庸口、大庸桥、上庸、中庸、前庸、长谷庸、日月山、子午台、北正街、南正街、七星山、刻木山、杆子坪、鬼谷、巫山、历山、宋山、连山、脚印岩、太极图、枫香岗、仙人溪、仙人洞、不死国、高襟湾、赤松山、赤松峰、赤松洞、赤松村、赤松坪、赤松溪、赤松桥、赤松碑、丹灶峰、熊壁岩(熊山)、熊馆、且住岗(后土岗)、风羽山、社溪等(以上均在张家界市城古庸都附近);融江,融水,融州,融县,融安(均在广西北部);溶江、榕江(以上在贵州东南);楚伐庸纪功碑(在岳麓)、嫘祖墓(在衡阳)、姜嫄村(在平江)、大庭镇(在吉首)、舒庸溪,舒国(在淑浦)麇子国(在岳阳)、罗子国(在湘阴)、夔子国(在秭归)、索国(在武陵源)、道国(在澧县)、蔡国(在慈利),长寿国、茹国(均在大庸)等等。这一系列信息足以印证大武陵地区是大庸古国的核心地区。

(五)庸国在湖湘地区

笔者认为,颛庸大帝国晚期,长江以北的大庸国领土,已经出现强邦割据或子族独立局面。而湖南则很可能是尧帝的故乡或第二故乡,作为尧帝之子的丹朱(即驩兜,史称帝丹朱),很可能是回到故乡即位,出任大庸国一代帝王。

湖南工业大学历史系教授刘俊男先生所著《华夏上古史研究》,在对上古“三皇”、“五帝”及其它相关问题作了点评和详考后,认为华夏文明源于南方。“在夏以前,主要是南北迁徙,并以长江中游洞庭湖为中心,将文明向四周辐射。”华夏文明起源是否如是,姑且不论,但他的一些立论,如“三皇五帝原义为三正五行,后来才用称呼人帝,人间的三皇五帝不固定,随时而变。”“伏羲是个哲学概念,伏羲、宓羲、包羲、太昊、东皇太一等等是指《易》学中的‘太极’后人称这种哲学的创立者为伏羲氏。伏羲氏其实就是烈山氏、亦即神农氏……少典是末代神农妃,生黄帝轩辕炎帝蚩尤。”(刘先生认为炎帝就是指的蚩尤)又如:“尧舜禹等禅位的‘河、洛’非指今黄河、洛水,而是指古刘河和渌水,是古都长沙南北的两条湘江支流,湖南南岳一带为上古政治及天文科技中心。

刘教授在这段论述中涉及到我国远古文化中一个广为流传的、具有神话色彩的历史典故—“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易 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但早期“河洛文化”,绝非后起于黄河流域的“河洛文化”!

据《湖南古今地名辞典》第80、88、490页载,远在中原文化兴起之前,在今湖南朱州市攸县皇图镇就有“皇图岭”、“禹门洞”,茶陵县小田乡有“皇雩山”,零陵地区宁远、祁阳、新田、双牌等县之间就有“洛阳山”,今浏阳县有首禅山等地名遗迹。又引徐霞客《楚游日记》曰“所谓皇雩(yu)者,谓雩祝(雩[y ]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祭祀:~祭。~禳,出雨消灾。)之所润,济一方甚涯也。”又引崇祯《长沙府志》谓“下有岩泉七窍,灌田数万亩。”可见,刘教授所言不虚,是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可信之论。

据《管子》载:“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於农,故先王贵之。”而且在我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小河坎就有大庸溪、大庸坪、大庸口等地名,今湖南宁远县宁远河就古称〖牛庸〗水(见马王堆出土之西汉地形图)。根据这一南一北两条庸水,我们完全可以把湖湘大地称为古庸大地。古庸湖湘地区乃天下粮仓,当为三皇五帝之都城,故曰大庸也。据《竹书》记载:“昔尧德衰,为舜帝囚也。又有‘偃朱’故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据此,笔者推断:舜帝入主中原掌握军事实权后,不甘心尧帝父子以母国大庸之太上皇的身分对他指手划脚,一气之下,兴兵威逼大庸国首都崇山,赶走驩兜或劫走尧帝,“使不与父相见也”。但驩兜很可能并没有屈服,很快就东山再起,故在“舜生三十而征庸”的九年后,再次借“南巡狩”之名发动政变,结果以“道死苍梧”而告终。据《史记》记载,舜帝“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什么意思?这是说舜帝登位第三十九年,舜帝去江南巡狩,死于苍梧境内,葬于长江以南的九嶷山,这就是零陵。

又《孟子》曰:“封之有庳”,“庳”者,音鼻。又《帝王纪》说:“舜弟象封于有鼻。”又《括地志》说:“鼻亭神在营道县北六十里。故老传云,舜葬九疑,象来至此,后人立祠,名为鼻亭神。”又《舆地志》说:“零陵郡应阳县东有山,山有象庙。”又《皇览》曰:“舜冢在零陵营浦县。其山九溪皆相似,故曰九疑。又《传》曰‘舜葬苍梧,象为之耕’。又《礼》曰‘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又《山海经》曰‘苍梧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皇甫谧曰:“或曰二妃葬于衡山。”又,王隐《晋书》说:“泉陵县,北部东五里有鼻墟,象所封也。”可见,舜帝之弟象所封之地大约应为洞庭湖之南,桂林之北,沅水与湘水之间的土地,也就是今天湖南、广西交界处一带。

又据湖南工业大学历史系教授刘俊男先生考证,禹之父子均是今湖南人。他十分肯定地说:“鲧曾被分封在崇山,称崇伯鲧,张传玺等曰:崇山古代在‘湖南大庸县境’[4]。《尚书 舜典》:‘放驩兜于崇山’,《史记 五帝本纪》《帝王世纪》:‘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可见崇山在南蛮(湖南),或曰崇山就是中岳嵩山,大谬。中岳古称太室山,嵩山之名是汉武帝时才定的,《汉书 地理志》:‘古文以崇高为外方山也”亦可为证。若说嵩山就是崇山,处南蛮,那么三代时的中国在哪里?所以鲧之生活在湖南无疑。禹本人当然也是湖南人。据《湖南古今地名辞典》254、256页载:“在华容县南部有‘禹磐垸’,1919年由禹甸、磐石两垸合并,取首字为名。……禹山,在华容县南部终南乡境内,山顶昔有‘禹王庙’。”又据《新语》:‘大禹出于西羌’,《吴越春秋》:禹‘家于西羌’。西羌在何处?《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战国策 魏策》中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表明三苗人居于洞庭、鄱阳两湖为中心的地区,而古人地理观念不强,常以大家熟悉的高山地区作为统治中心(如五岳),因此大禹会计万国诸侯的茅山很可能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地方,今攸县东部与江西交界的天子山很可能与大禹有关。”

我认为刘教授说的很有道理,按笔者几年来的考证,已经发现大庸古国恰为夏禹国的母体(见拙文《大庸古国的前身和异称》),夏禹国在湖南,古大庸当然也在湖南。笔者提出这个观点,绝非凭空而论。我们想想:既然驩兜在崇山为帝,而鲧又曾为崇伯,根据“鲧腹生禹”的历史传说,我认为鲧是女性,而且是驩兜之妻,大禹很可能是他们的儿子。据《山海经 海内经》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在《楚辞 天问》中又作“伯禹腹鲧”。复、腹相通,意思说大禹是从鲧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归藏 启筮》又曰:“鲧殛死,三岁不腐,副(剖)之以吴刀,是用出禹。”这显然“剖腹产”的真实记录。

鲧之性别身份,是中国神话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其实,早有巴蜀文化研究者考察古蜀王柏灌氏的身世,从音训角度推测“‘柏灌’很可能就是‘伯鲧’的隐音”,并根据“鲧腹生禹”传说断言“伯鲧或柏灌氏族乃母系制”,即“伯鲧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正如四川大学教授李祥林先生所说:“‘从历史发展阶段来认真研究,公鸡不会下蛋,男人不可能生孩子。’以鲧为女性的观点并非今天才有,学界早就有人提出‘鲧在这个神话诞生之初,显然并不是一位男性神,而是一个女性神’,因为‘鲧禹神话的产生很可能是在图腾制时期,也就是说在母系社会的初期阶段。’持此见者不同意把鲧视为男性和把鲧禹神话视为父系社会的产物,指出女性神的出现乃是‘母权制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到母权衰亡、父权确立之后,男性才相应地在神话中逐步代替女性神而占据主要的、统治的地位’,而‘鲧从女性神到被确认为是男性神,那已经是鲧禹神话经过演变的结果’,也就是经过了从女权中心的母系社会到男权中心的父系社会的历史演变的结果。”这一论述恰与笔者《舜帝从俗嫁驩兜》一文的观点完全吻合,也进一步佐证驩兜与鲧是夫妻之猜想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六)庸国在茫茫洞庭

清代道光版《永定县志 金石》载:刘国道铸造的灵顺寺钟,上镌“大元荆湖北道澧州路慈姑县十三都大庸口”。清人诗作中,不断出现“大庸”、“庸城”等字眼,如“大庸城小户零星,温水茫茫达洞庭”,“万山深处古庸城,文物衣冠渐得名”之类。题为《永定竹枝词》的一组作品,其中亦有“阿侬生长大庸城,风景年年记最清”的句子。

前文已述,湖南则很可能是尧帝的故乡或第二故乡,也是尧帝之子的丹朱(即驩兜,史称帝丹朱),对抗舜帝的主战场。故《山海经 中山经 中次十二经》载:“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又东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又东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又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曰尧山……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又《山海经 海内北经》曰:“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頊葬于阳,九嫔葬阴,西蛇卫之。”

又《太平御览》引《淮南子》曰:“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穗,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窫窳、九婴、大风、修蛇、封豕、凿齿为民害。尧弋凿齿於畴华之泽,(畴华,南方泽也)杀九婴於凶水(疑为熊溪熊水)之上,缴大风於青丘之泽。(大风,大鸷也。缴以石磻,缴,系矢射之。青丘,古庸有青水、青丘、青父山)上射十日,(羿射日堕日中鸟羽。)而下杀窫(音轧)窳。(音庾,窫窳状如龙形,人齿食人也。)斩修蛇於洞庭,(洞庭,南方水也。其蛇食象,三岁而其骨出也。)禽封豕於桑林。(封豕,大彘也。桑林,汤祷旱地)万民皆喜,置尧为天子也。”又《山海经 东山经》曰:“又东北百里,曰大尧之山(今崇山有尧湾),其木多松柏,多梓桑,多机,其草多竹,其兽多豹虎鹿麟。……又东南一百五十里,曰尧山,其阴多黄垩,其阳多黄金,其木多荆芑柳檀,其草多藷藇蒁。”

今湖湘地区多处留又尧帝之地名痕迹:张家界市慈利县通津铺镇通津铺居委会之尧泉居民小组,广福桥镇四十八寨之尧坪地片,杉木桥镇杨华村之尧老榜村民小组;桑植县凉水口镇上尧儿坪村、下尧儿坪村,洪家关乡之尧充峪村,澧源镇肖家峪村之尧湾村民小组;永定区后坪镇崇山连五间村之尧湾地片,谢家垭乡筒车坪村之尧家山村民小组;武陵源区中湖乡鱼泉峪村之尧湾村民小组;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石羔镇之尧坪村、红岩溪镇之尧城村;邵东县黑田铺镇之尧塘村;耒阳县大义乡之尧隆村;茶陵县之尧水乡、尧市村;新田县知市坪乡之尧头村;靖州县渠阳镇之尧管村;洞口县黄桥镇之尧王村;双牌县江村镇之访尧村;麻阳县之尧市乡、尧市村、尧里河、尧里桥;常德市武陵区之尧天坪镇;安化县大福镇之小尧村、大尧村等地名。地名是历史的记录,是文化的化石,如此多的“尧字号”地名,证明以帝子丹朱氏驩兜大本营崇山为核心的湖乡大地,亦即洞庭之野,很可能是尧帝的故乡或长期生活之地。

舜帝与庸国的关系,史籍载录亦很清晰。据《尚书》载:“舜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竹书纪年 帝舜有虞氏》亦载:“三十二年,帝命夏后总师,遂陟方岳”。又,司马迁在阅读了大量史书后,“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在亲临九嶷山之后在《史记》中作出结论:舜“南巡守,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史记 帝本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淮南子 修务训》载:“舜南征三苗,道死苍梧。”

据张家界及宁远学者考证,与舜帝南巡有关的地名在湖南境内有上百处。比如张家界市澧水之源的桑植县有历山、永定区有历山坡、雷泽坪、澧河、澧滨、陶窑、陶(yao)坪等舜帝发迹前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的地名;永州市有舜皇山、九嶷山、帝舜陵、帝舜庙、帝舜祠、虞帝庙等舜帝去世后的地名。另有舜帝平生活动有关的不少地名,如:舜帝在洞庭湖中小山舟教制茶,小山舟就叫了君山;舜帝在常德一山丘讲修身齐家,小山丘就叫了德山;舜封弟象于有鼻便有了象庙(永州府志》载:“舜封弟象于有鼻,即今道州地,道州北五十里地方有庳亭,今其地有象祠,土人水旱必祷”。光绪《道州志》载:“在州北六十里,道旁有石碑,刻‘古封有鼻圩’五字故名”);舜帝在湘江边一个山冲演奏韶乐,山冲就叫了韶山冲;舜帝夸苍梧山里新宁县一山“山之良也”,这山就叫了崀山;舜帝路经苍梧山境内的东安县和桂林的山,东安就有了舜皇山,桂林有了虞山;舜帝崩葬于苍梧之野,二妃寻夫,山峰林立,难辨帝冢在何处,在岳阳就有了二妃墓(《唐诗鉴赏辞典》(第214页)余恕诚在注释李白《远别离》一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帝崩后,二妃朝朝暮暮立于湘山之巅,遥望九嶷云雾,恸哭于湘江边绿云般的丛竹之间,哭声随风波远逝,去而无应。其悲痛之泪滴于竹上,留下斑斑泪痕,溺于湘江从舜而去”);由于“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苍梧山又叫了九疑(嶷)山。把君山、德山、韶山、崀山、舜皇山、虞山、九嶷山联成线,恰恰地在舜帝南巡路径上,这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巧合!九嶷山源远流长的地名许由村、何侯石室、马蹄坳、玉琯岩、凤凰岩、半边山、象山、鸣条峰、萧韶峰、舜源峰、娥皇峰、女英峰等等,以及湖南民间流传的一系列传说故事,无一不有舜帝活动的身影和轨迹。这些地名和故事,唯九嶷山独有。这恰恰说明舜帝最后一次南巡到苍梧九嶷山以后,就再没北返,直至最终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

鲧禹父子(亦或母子)与庸国湖湘的关系更为紧密。据《山海经 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又据《湖湘文库》分册――清王先谦《湖南全省掌故备考 山川二》(56页)载:“息壤,(零陵)县南。故龙兴寺中,状若鸮吻,色若青石。柳宗元记,寺东北陬有堂地隆然,负砖甓(pi)而起,广四步,高一尺五寸,人夷之,则死。”

上述文中的“息壤”,是古人对大禹有效治理此处长江边上的洪灾险情(即现在所称的“管涌”)的神秘称谓。息者,乃平息之意;壤者,则泛指治理此处管涌的填充之物。息壤,简而言之,就是指平息这处管涌险情的土壤(沙石土填充物)。《玉堂闲话》对此则有更清楚明了的表述:“禹镌石造龙宫填于空中,以塞水眼。”可见大禹治理管涌险情选用沙石填塞水眼与现今的做法基本相同。这也足见大禹治理水患险情的高明。此处管涌的有效治理,使百姓对大禹更加崇敬不已,息壤也因之罩上了神秘的面纱,成为一块似乎能呼风唤雨的神壤。如稍有不慎,触怒息壤,就有可能大雨滂沱,引发洪涝,遭至灭顶之灾。当然这只是一种神话传说而已,但吸取教训、小心为上的防治水患却是千真万确的。这大概也是息壤这一胜迹世世代代流传不息的原因所在。

又《山海经 东山经》曰:“又东南一百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藭。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鲧是谁我想大家都知道,他就是那个历史上最伟大的治理水患的大禹的父亲,但是因为治水不力,而被杀死在羽郊。传说鲧死后变成黄熊,并生了大禹。这里的记载说的鲧偷了天帝的息壤——这可是宝物,据说可以不断的生长,鲧本来想用息壤湮塞洪水,但是以我们现在的常识也应该知道了水患是不能靠湮塞治理的,结果好几十年也没有能够把滔天的洪水治理好,于是天帝让祝融去把鲧杀死在羽郊。既然息壤在我湖南,说明鲧盗天帝息壤以堙洪水的故事发生在湖湘大地。其实这事的本来面貌就是古庸先祖们在湘、资、沅、澧四水所归之洞庭湖地区,因筑堤放洪而争土打架,甚至打大架、打群架,发展成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战争。

(七)庸国在崇山地区

清代江苏人金德荣,担任永定县令期间,其弟来信中问及当地风土人情,他写下《大庸风土四十韵》代作家书,开篇二句即:“欲问大庸俗,崇山舜典详。”

《史记 楚世家集解》云:“祝,大也。融,庸音同,古通用。祝融即大庸。”《国语 周语》载:“禹夏之兴,融降于崇山。”又《山海经 东山经》曰:“又西一百二十里,曰厘山(今崇山有厘垴),其阳多玉,其阴多蒐。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滽滽之水出。”这说明市域先民的一支系庸楚先祖祝融一脉在洞庭、崇山一带,故“大庸”这个名字有怀念先祖之意。又《东山经》曰:“东山经之首,曰敕之山,北临乾味。食水(疑即桑植柿水、柿溪)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鳙鳙之鱼,其状如梨牛,其音如彘鸣。”

又《大荒西经》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重、黎并非一个人,而且都是老童的儿子——老童也正好是《大荒西经》记载的祝融的父亲,重、黎为祝融,而祝融又是老童的儿子,他所出生、生活的日月山,就是今日天门山。

又《山海经 海外南经》载:“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南方祝融……”,这话出现在“海外南经”里,明其葬于南方,在今永定区崇山顶驩兜屋场后恰有凤凰山,而帝尧又是丹朱氏驩兜之父。

又《水经注》云:“墨子以为尧死葬蛩山之阴。《山海经》:‘尧葬于狄山之阳,一名崇山。’崇、邛声近,蛩山又狄山之别名。”(崇山别名:狄山、烈山、历山、熊山、穷山、宗山、宋山、重山、从山、祖山、国山、中央仙山)而至今崇山尚有“尧湾”之地名。

又《左传〈昭公元年〉》曰:“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喻权中先生认为,文中“实沈”,是“舜”的缓读,舜“道死苍梧”之“苍梧”即是“崇”的缓读。这些史料信息,无疑是庸国在崇山一带的有力证据。

又《穆天子传》曰:“季夏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曰:‘舂(chong冲)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木华不畏雪。天子于是取木华之实,持归种之。曰:‘舂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也。先王所谓悬圃。……曰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乃为铭迹于悬圃之上,以诏后世。”文中“舂山”实即崇山,所谓“舂山之泽”,指崇山北坡之腰的夹门泽(疑为驾门泽或驾穆泽),泽旁恰有两条瀑布飞流直下,故曰“清水出泉”。“舂山之泽,清水出泉”,状写崇山之顶(良田沃野)良好的水资源条件,今崇山顶有稻田800多亩,大小山泉遍地皆是,仅连五间半个村就有清澈山泉21口,有“祝融洞”、“六苗庸”两座水库(堪称诸水天池)。“铭迹于悬圃之上”,是说在崇山之巅勒石记功,“以诏后世”。古崇山周围有四大悬圃,今风貌依旧。三国曹魏陈琳《大荒赋》曰:“仰阆风之城楼兮,县圃邈以隆崇。垩若华之景曜兮,天门闶以高骧。”

赋中“阆(l?ng)风”,当指今天子山袁家界之昆仑峰(见《桑植县地名录 地片》),《楚辞 离骚》:“朝吾将济於白水兮,登閬风而緤马。”王逸注:“閬风,山名,在崑崙之上。”又《海内十洲记 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閬风巔;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曰崑崙宫。”“城楼”指天门洞南面的王楼崱(z),即王楼子山。章炳麟 《答铁铮书》:“观其以閬风、玄圃为神仙羣帝所居,是即以昆仑拟之天上。”

陈琳,字孔璋,广陵(今杭州)洪邑人,三国时曹魏文臣,亦是著名文学家、檄赋家,东汉末年曾为何进主簿,在建安七子中字学最深,对其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刘熙载《艺概文概》称“曹子建、陈孔璋文为建安之杰”。宋朝吴棫《韵补书目》曰:“《大荒赋》,几三千言,用韵极奇古,尤为难知。”温庭筠《过陈琳墓》曰:“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作为大学问家,他将古充县的昆仑閬风巔、天门王楼山、崇山之悬圃等地名及位置记录得如此准确,说明他肯定来远古文化之都大庸古城进行过实地考察,也说明他对大庸古都和作为祖山、国山的崇山充满崇拜之情。

陈琳,字孔璋,广陵(今杭州)洪邑人,三国时曹魏文臣,亦是著名文学家、檄赋家,东汉末年曾为何进主簿,在建安七子中字学最深,对其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刘熙载《艺概文概》称“曹子建、陈孔璋文为建安之杰”。宋朝吴棫《韵补书目》曰:“《大荒赋》,几三千言,用韵极奇古,尤为难知。”温庭筠《过陈琳墓》曰:“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作为大学问家,他将古充县的昆仑閬风巔、天门之南的王楼山、崇山周围的悬圃等地名及位置记录得如此准确,说明他肯定来远古文化之都大庸古城进行过实地考察,也说明他对大庸古都和作为祖山、国山的崇山充满崇拜之情。

又司马相如《大人赋》曰:“祝融惊而跸(b)御兮,清雰气而后行。屯余车其万乘兮,綷(cu)云盖而树华旗。使勾芒其将行兮,吾欲往乎南嬉。历唐尧于崇山兮,过虞舜于九疑。纷湛湛其差错兮,杂遝(t)胶葛以方驰。骚扰冲苁(sǒng)其相纷挐兮,滂濞(p)泱(yǎng)轧洒以林离。攒罗列聚丛以茏(lng)茸兮,衍曼流烂坛以陆离。径入雷室之砰磷郁律兮,洞出鬼谷之崛礨(lěi)嵬(w?i)石褱(hui)。遍览八紘(hng)而观四荒兮,朅(jiē)渡九江而越五河。

经营炎火而浮弱水(茹水)兮,杭绝浮渚而涉流沙。奄息葱极泛滥水嬉兮,使灵娲鼓瑟而舞冯夷。时若薆薆将混浊兮,召屏翳(y)诛风伯而刑雨师。西望昆仑之轧沕(w)洸忽兮,直径驰乎三危。排阊阖(天门)而入帝宫兮,载玉女而与之归。登阆风而遥集兮,亢乌腾而一止。低回阴山(融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矐(h)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

赋中“崇山”乃南方火神、赤帝祝融降生之崇山,尧帝居所(尧湾)之崇山,故曰“历唐尧于崇山”;因天门山有鬼谷洞,故曰“洞出鬼谷(众鬼所居之地)之崛礨(lěi)嵬(w?i)石褱(hu?i)”;慈利县有九江村,永定区有五溪(茅溪、巫溪、熊溪、武溪、禹溪),故曰“渡九江而越五河”;“弱水”就是永定城区之茹水,“阊阖”就是天门,“阴山”又名融山,传说在昆仑山西,今城区阴山恰在天门之西;天门就是“昆仑”、就是西王母居住的帝宫和神都(详见后文《天门神瀵与神都昆仑》),故曰“排阊阖(即天门)而入帝宫兮,载玉女而与之归。低回阴山(融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

又苏轼《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曰:“双阙浮空照短亭,至今猿鸟啸青荧。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鱼龙舞洞庭。蜀人文赋楚人辞,尧在崇山舜九疑。圣主若非真得道,南来万里亦何为。岭海东南月窟西,功成天已锡玄圭。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

崇山又称狄山,是五帝王归葬之地(见《山海经?狄山注》张守节正义引张揖曰:“崇,狄山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山海经》曰:‘尧葬狄山之阳。一名崇山。’”),东麓又有仙人溪地名,故苏轼一语界定“此方定是神仙宅”。又据刘俊男教授《九江、涂山、会稽考》一书考证:“大禹时的九江、涂山、会稽与战国秦汉以后的同名地点地望不同,大禹至春秋时的九江在湖南,涂山即会稽山,在湖南攸县一带。周穆王伐楚(伐大越)所至之九江及涂山之会的地望与大禹同。”刘教授说九江在湖南很对,我市慈利县九溪就称九江,民国前一直叫九江乡,今日改为江垭镇。而攸县恰在今张家界的东方,故苏子又曰“禹亦东来隐会稽”。

又《湘西苗族》一书曰:“从舜开始,三苗中的驩兜部落融合南蛮部落,组成苗蛮集闭,世代子孙,一直在崇山生息繁衍。现在大庸县的仡庸堤,又叫古城堤,就是这一苗蛮集团的文化遗址。”一大批苗族学者都认为,祝融就是仡索。蛮左、蛮戎都是九熊后裔,南蛮中的大氏族。他们的后裔现在自称仡戎、仡索,仆程就是濮左。九熊后裔到崇山后,叫濮人,建立大庸国;后叫苗民,建立驩兜国;再后叫南蛮,建立卵民国、羽民国、凿齿民国、黑齿民国等许多小鬼国,度过夏、商、周三朝,没有遭大的兵祸,发展农耕,繁盛一时。

(8)大庸乃庸国首都

经考证,在今湖南省张家界市两区两县处留下大庸溪、大庸渡、大庸水、大庸坪、大庸口、大庸所、大庸铺、大庸路、大庸桥、天师庸、蜡烛庸等地名以外,还留下了不少以“庸”和“国”命名的原始村寨聚落名称。如慈利县赵家岗乡之大庸村,杨柳铺镇龙跃村之莫庸村村民小组,许家坊乡芦花坪村之超庸村村民小组,杉木桥镇清水村之雅庸村村民小组,通津铺镇星峪村之富庸村村民小组;永定区桥头乡伍家峪村之正庸村村民小组,三家馆乡漩水村之二公庸村民小组,沙堤乡沙田村之于金庸村民小组;武陵源区合作桥乡覃家山村之下庸村民小组;官地坪镇黄家台村之竹国峪村民小组,汨湖乡之护国村,沙塔坪乡六耳口村之小茶国村民小组,河口乡西坪村之大国村村民小组;慈利县之国太桥乡,广福桥镇乌龙岗村之国家堰村民小组,象市镇田家坪村之国岩村村民小组,高桥镇高桥居委会之国阳岗村民小组;近邻石门县夏家巷镇之观国山村等等。这些以庸以国命名的地名,正是远古大庸帝国在其国都所在地留下的活化石,是我们打开大庸古国历史大门的金钥匙!

明万历《湖广总志?卷六上》说:羊山卫‘后因屯饷艰阻,始迁于慈利西南一百八十里,临庸水之阳,名大庸卫。”清道光版《永定县志?金石》载:“刘国道锻造灵泉寺钟,上镌‘大元荆湖北道澧洲路慈姑县十三都大庸口’等字。”《读史方舆纪要》载:“明建文初,改大庸卫曰永定”,而别建大庸所于卫城西桑汉关。以大庸二字作为卫名,只是使用了三十年。此后永定卫的地名一直沿用了近四百年(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大庸卫为永定区,卫治不变。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永定县,一直到民国三年(1914年)才改永定县为大庸县)。然而在清人诗作中,不断出现“大庸”、“庸城”等字眼,如“大庸城小户零星,温水茫茫达洞庭”,“万山深处古庸城,文物衣冠渐得名”之类。题为《永定竹枝词》的一组作品,其中亦有“阿侬生长大庸城,风景年年记最清”的句子。五言长诗《大庸风土四十韵》的作者金德荣,清代江苏人,担任永定县令期间,其弟来信中问及当地风土人情,他写下此诗代作家书,索性将“大庸”植入了标题。开篇二句即“欲问大庸俗,崇山舜典详。”可见,用大庸、庸城指代永定,并把大庸的风土习俗与古老的崇山、讙兜放逐本境之类的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由来已久。《辞源》(1939年版)对“庸”有13种释义,关于“大庸”称谓由来取三种说法。第一:“大庸”源于古国名,清代《石达开日记》载:“大庸,此地为古庸国地”。第二:楚灭庸后,部分人马辗转来到永定区大溶溪、枫香岗一带,故有大庸坪、大溶溪、大庸口、大庸渡等地名载诸史册,沿袭至今。第三:据《史记?楚世家集解》云:“祝,大也。融,庸音同,古通用。祝融即大庸。”《国语?周语》载:“禹夏之兴,融降于崇山。”又《山海经?东山经》曰:“又西一百二十里,曰厘山(今崇山有厘垴),其阳多玉,其阴多蒐。……滽滽之水出。”又曰:“又南三百里,曰独山(今崇山有独寨),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涂之水出焉,……其中多鳙鳙之鱼,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又曰:“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鳖鱼,其状如囗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

可见,古庸先民系楚人祖先祝融一脉,庸人与楚人同宗共祖。

《尚书 尧典》记载:“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尚书 舜典》载:“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国语 周语》载:“禹夏之兴,融降于崇山。”《尚书 牧誓》载:“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卢、彭、濮人,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孟子》载:“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异于禽兽者几希。”屈原《离骚》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揽茹(水)蕙(香草)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文中“茹水”即今张家界城区一段澧水)。《史记 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猿之丘,而娶于西陵(武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又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汉司马相如《大人赋》曰:“余欲往乎南矣,历唐尧于崇山兮,经虞舜于九嶷。”唐王维《赧王墓》诗曰:“周赧不辞王国恨,却怜孤墓近罐兜。”苏轼<<晓登尽善亭望韶石>>曰:“双阙浮光照短亭,至今猿鸣歉青荧。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鱼龙舞洞庭。蜀人文赋楚人辞,尧在崇山舜九嶷。圣王若非真得道,南来万里欲何为”清《石达开日记》载:“大庸,古庸国是也,民性强悍……”。清金德荣《大庸风土四十韵》曰:“欲问大庸俗,崇山舜典详。”清罗振鹏《崇山》曰:“崇山万古矗层云,虞代有臣周有君。”又据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沅古坪镇,民间婚俗礼仪中的《告祖词》曰:“祝融佳人伴夜郎,繁衍百国围崧梁。伯庸八祖铸钟铃,神农嫘祖植麻桑。”今崇山北麓之沅陵县北容(伯庸)乡尚有铁炉巷、钟铃巷、铸庸池、祭祝岗等地名,而且在铸钟、铸瓦、铸铃、铸钹、铸锣等铸造活动中要唱《铸钟歌》,祭祀时要唱《祭祝歌》,在《薅草锣鼓 九腔十三板 请神词》中要唱《庸人歌》,写家神词时要写歌颂祝融(伯庸)的对联:“钟铃长昭百世香火,伯庸永显千秋神明。”等等。这些史料记载,充分证明了大庸古国的客观存在,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证明大庸是古庸国最早的首都所在地。未完待续!

本文原稿来自原著作者李书泰老师本人的原版文章;本文发布作者常小靠系李书泰老师的兴趣读者朋友,由于电脑版本不同可能出现对原文发布时的空格处及标点符号处留有问号,敬请各位读者朋友见谅。

原著作者 李书泰 责编 常小靠 审核 曹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