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中心 > 艺术资讯 > 正文

亦谈戏剧电影“朝阳沟”

发布时间:2020/05/08 阅读数:

亦谈戏剧电影“朝阳沟”
(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撰文)

作者:宋文彬

亦谈戏剧电影“朝阳沟”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戏剧文苑里,诞生了豫剧《朝阳沟》这样一部不朽地戏剧作品。这部被新中国全体人民众口传唱,闪耀着新中国朝气蓬勃气息的优秀戏剧,鼓舞了两三代社会知识青年去上山下乡“战天斗地”运动。

继之后来,1966年中国开始“文化大革命”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我们毛泽东主席再次发出“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的号召。从而全中国成百上千万的城市青年,被派往农村去“锻炼成长”。《朝阳沟》舞台戏剧,据有关戏剧界人士介绍,是诞生于1958年之后的“大跃进”年代。

这部戏剧作者杨兰春同志,出生于河北省武安县太行山区。旧社会出生的杨兰春,早年参加八路军,经历过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土改”运动。亦可说他对新中国农村的进步变化,有着深刻地体验。这也就是《朝阳沟》戏剧,充满了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无限热爱,也是这部戏喜兴格调渊源之所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社会主义文苑诞生的《朝阳沟》,为建设社会主义“人民公社”新型农村造舆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

戏曲电影《朝阳沟》则诞生于1963年。电影剧本主要策划者杨兰春同志,他以严谨、细腻地笔调,蕴有高度政治责任感,伙同河南豫剧三团戏曲音乐界的同志们,共同创作出了这部震惊全国的电影戏剧作品。《朝阳沟》电影一经上演,被中国当时主流媒体广泛宣传,立刻轰动全国。并且受到中国当时国家领导人高度赞扬。成为在全国戏剧界一支经久不衰地艺术奇葩。

亦谈戏剧电影“朝阳沟”

《朝阳沟》唱腔十分地美妙,悦耳动听。这是河南豫剧三团音乐主编同志们的劳动结晶!《朝阳沟》的唱词很朴实,接近百姓口语,非常受那个年代农民百姓喜欢,非常接地气,这要归功于剧作者杨兰春同志。

据杨兰春同志回忆,他从小因家穷仅读过三年小学。他在文学修养方面的进步,也是他参加八路军后,在部队共产党组织关怀培养下取得的。他的戏曲语言就来自冀南与豫北的邯郸、安阳交界区域的地方方言。戏剧语言朴实、干脆、直率,是《朝阳沟》让人们喜欢的另一个侧面。

在中国,凡是上世纪“五零”后过来人,可以说都对1963年拍摄的戏剧电影《朝阳沟》带有着一种精神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诚然,我说的这种幸福感,仅是精神层面之说,是有其深刻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的。

中国“70”后广大观众,想了解《朝阳沟》电影诞生的1963年,当时中国农村农民实际生活状况,需要看看2016年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地《实录毛泽东》第四卷(1956-1976)。这本书记述着中国当时城乡百姓实际生活状况。

今天,我做为从《朝阳沟》戏剧电影诞生年代过来人,我要以自己生活经历对《朝阳沟》做我的分析和解读。我以我的亲生经历,向广大中国百姓阐述:为什么说邓小平、陈云两位中国人民领袖,主张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无比正确的!中国搞改革开放是中国必须要走的富民强国之路!我深谙“人微言轻”,但我还是要坚持说我认为的公道话。

《朝阳沟》戏剧唱词悦耳动听:“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亲爱的同志们,大家听这唱腔,都会喜兴快乐情趣飞扬。这优美唱曲,响彻了上世纪全中国广大城乡,鼓舞过许多人,对祖国前景充满美好憧憬!给当时吃糠咽菜全体中国人,带来一丝对美好未来地精神寄托!

亦谈戏剧电影“朝阳沟”

《朝阳沟》戏曲故事美妙动人,谈到知识青年下乡,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中国,究竟是个什么实际情况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真正像《朝阳沟》戏剧里高栓宝、王银环那样地浪漫?那般结局美好吗?

非也!回答是否定的。

我们看《朝阳沟》,就像看美国“好莱坞”歌舞电影一样,艺术家安排大团圆,总给人美好、快乐结局。然而社会现实总不是那般地浪漫与美好!

美国上世纪40年代有一部歌舞影片《封面女郎》,女演员丽塔•海华丝耀眼美丽光彩夺目。她以雍容淑女形象扮演了一位文静豁达,极具淳朴个性歌舞演员,她不慕金钱和权势,追求自由纯真的爱情。最后她经过曲折的爱情纠葛,坚定意志,抵挡住了大剧院有钱有势公子哥纠缠,终于与她事业刚起步时小剧团初恋情人,喜结良缘。

然而,演员丽塔•海华丝,尽管她的电影形象,在上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红遍了全美国。她靓丽的玉照,艺术画像,以及她演的影片一度红遍了整个北美、欧洲、亚洲……。可是生活中的丽塔•海华丝命运十分悲惨,令人同情。她有两次婚姻失败,晚年生活没有保障,还因为酗酒违法,屡次遭警察局监禁,最后以穷困潦倒,可悲可叹地离开人世……。

新中国从1949年至1963年,刚走过14年短暂历程。从1953年,农村经过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全面改造。在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广大受封建制度剥削的亿万翻身农民,人人获得了自己土地,“耕者有其田”,农民盼望了几千年的美好理想得以实现。之后,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相继实行农业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生产组织形式。到1957年,我们中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屡创历史新纪录。全中国农民胸怀对共产党、毛主席无比感恩心情。

新中国至所以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取得让全世界震惊地伟大成就,这都源于我们毛主席老人家,发扬了战争年代党内充分民主的好作风,中共中央领袖集团发扬集体智慧,安邦治国搞得好。

大概是“物极必反”。1959年7月中共中央“庐山会议”,发生打倒“彭德怀反党集团”政治事件。彭德怀同志所谓“反党”,就是他于1958年经过对农村城乡深入调查,发现“共产风”、浮夸分,农村出现“泡沫经济”,“极左”路线,严重损害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彭帅以一个老共产党员光明磊落,向中央递交“万言书”,中肯提出纠正“极左”错误,而遭毛泽东错误批判。

1958年中国搞“人民公社”大跃进,实际是按图索骥照搬苏联“集体农庄”,使得农业管理“吃大锅饭”模式普遍形成。农村出现虚报高产量浮夸分,全党全国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历史证明,这对中国农业发展滞后带来无穷后患。结果导致从1959年至1961年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中国广大城乡人民遭受大饥馑。据当时国家民政部门统计,有不少地区出现饿死人……

《朝阳沟》戏剧从酝酿到戏台表演,既是配合对当年“人民公社、大跃进”做政治宣传。《朝阳沟》舞台戏诞生时期,正是全中国广大城乡人民吃不饱饭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拍摄电影《朝阳沟》的1963年,也是政府为针对农民“自留地”问题,放了收,收了再放,反复折腾的时期。

亦谈戏剧电影“朝阳沟”

人类社会发展,自有其规律可循。广大人民对物质生活需求,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正是符合广大人民需求,才使得他的一整套理论,成为世界人民认可的真理!新中国的诞生,建国初期中国农村初级社、高级社的形成,无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践马克思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是逐步实现社会公有制,消灭私有制的良好开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必须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国家经济才能正常发展。

然而,毛泽东从1959年批判彭德怀同志所谓“反党集团”开始,他背弃了战争年代倡导的民主集中制好传统。毛泽东在全国人民喊“毛主席万岁”声浪中骄傲自满起来。他老人家从1958年之后,越来越听不得共产党中央其他领袖正确意见。追溯当年农村人民公社、吃食堂,其中陈云、邓子恢等许多中央领导持反对意见。刘少奇同志根据中国农村科技落后(上万公社平均不合一台拖拉机)情况下,提出“先机械化,后合作化”,历史证明,他的主张有很大合理性。然而,这都被当时中共中央主要当权者给予了否定。

《朝阳沟》歌颂的人民公社,是以生产小队和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管理形式。人民公社从1958年至1978年存在20年,历史证明当时农村生产力落后,这种管理模式是个大失败。人民公社20年全国农业粮食每年平均亩产,始终没能突破500斤。这与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不及人家三分之一。人民公社20年严重制约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造成我国大面积水土资源长期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广大城乡人民长期生活在缺吃少穿窘迫中。回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所以连我们国家科学家,也只能在缺吃少穿极端困苦环境下研究“两弹一星”,我们今天追根溯源,就比较清楚、明晰了!

《朝阳沟》戏剧电影全国上映始于1964年。那年我八岁刚读小学。我老家河北省峰峰矿区王看村,与国营大煤矿王凤矿衔连。许多煤矿市民家属租住民房。听他们反映,凡有子女到农村去当知青的,十个人就有十个人在找关系“投后门”,到城市或矿山找份工作,都想早早脱离农村。适可说《朝阳沟》歌颂知识青年到农村的美好与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渴求:大相径庭!历史已作出鉴定,中国农业求发展,单单靠城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绝非理想途径!

近些年,我在邯郸接触几位作家朋友,我一位武安籍老作家朋友,曾经与他同籍的《朝阳沟》剧作者杨兰春同志有过多年接触。他向我吐露,当年在武安县拍摄《朝阳沟》电影时,杨兰春携爱人一块到过现场。杨兰春爱人是河南省文化界工作人员,她当时就直言不讳地说,要说搞文艺来这儿采风可以,要说让我来这地方插队落户,我一个月也待不下去!

河北省峰峰矿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政府响应党中央号召,在王看公社三河底村建立了知识青年下乡“点”。在这村里插队务农的附近城区市民中学生子女几十人,实际情况没一个人立志长期扎根农村。据当年下乡知青述说,几年后他们全部返城时,甚至出现了一位女知青为能够返城,十分决绝地与新婚的农村丈夫闹离婚……

戏曲电影《朝阳沟》的播映,对上世纪全国物质生活极端贫困中的中国人民,像打了一剂“强心针”,对宣传当时党的政策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朝阳沟》戏曲电影唱词不仅很朴实、洗练、颇富当时农村韵味,音乐家对唱腔设计与银幕旷野的自然美景恰到好处地融合,委实给观众带来喜兴、欢快,富含激情的演绎。表达了刚刚获得解放的全体中国人民,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之情。诚然,从艺术角度讲,戏曲电影《朝阳沟》是一部非常完美的杰作。

然而,艺术归艺术,社会现实归社会现实。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实际国情考证,我们还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知。电影《朝阳沟》歌颂人民公社,以社会政治经济学角度审慎地考证,她是错误的。我们毛泽东主席老人家具有高瞻远瞩地革命奋斗目标,他不但要在有生之年,看到社会主义在中国诞生,亦力求尽快地彻底消除几千年的私有制。毛泽东为实现他的理想有些急躁了?超越了中国物质条件允许范围,超越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否则就会适得其反。马克思主义正是遵循了这一社会科学原理,亦才被世界广大无产阶级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从1978年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共中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引下,随着农业联产承包制的试验成功,带动了全国国民经济普遍快速增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各领域都发生了史无前例伟大革新。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改革开放短短十年内,中国农业丰产屡屡翻番,中国人民彻底告别了“做主人吃糠咽菜”的凄凉!

自胡锦涛同志任国家主席以来,政府根据全国不同地域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各地区农民选择和要求,对土地管理采取灵活调整政策,在农业科技、生产力发展旺势区域,对土地管理該整合的整合,该个体承包的继续承包,彻底打破人民公社僵化模式。改革开放之磅礴伟力,使得中国民富国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一个令世界人民仰慕的中国,已巍然地屹立世界东方!

今天我们再欣赏《朝阳沟》唱段:

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

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

实在新鲜……

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呀,

我也住不烦……

当今中国,广大城乡人民去农村,那是饱食暖体后去休闲观光,去生态旅游。再不是45年前那种由成千上万衣衫褴褛,由城市组织动员被驱赶至农村,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

2018年10月于寓所

亦谈戏剧电影“朝阳沟”

责编  常小靠  审核  曹明立